5月14日,教发中心举办主题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以工程热力学为例”教学研讨午餐会,邀请能动学院王晓坡教授作专题分享,吸引了来自各学院21位教师参与。活动由教发中心副主任王兴主持。

王晓坡指出,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国教育大会多次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建设自强卓越体系的要求。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学科调整、新兴领域人才培养、“四新” 建设等战略举措不断推进,这些都与高校日常教学紧密相关。

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王晓坡详细阐述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实践。过去,教学往往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进行,而现在则需要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紧密结合学校定位、专业培养方案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教学内容方面,要考虑与前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联,避免内容重复。例如,工程热力学中的部分内容与大学物理重叠,就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尚未接触的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指出,可尝试将科研案例融入教学。如在讲解朗肯循环时,引入科研中的有机朗肯循环,让学生明白知识的迁移运用,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关注学科前沿,像太阳能发电技术、能源战略中的学科交叉点等内容,都被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交叉的重要性。
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从模仿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合作式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热力循环,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思考,即便思考方向出现偏差,也被视为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

与会教师们通过经验分享、互动交流等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教学研讨午餐会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智慧的平台。通过对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的深入剖析,教师们对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明确的方向。教发中心也将持续组织系列培训活动,致力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教师,推动学校教学质量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