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安交大举办“数智赋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研讨午餐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03 浏览次数:

4月2日中午,教发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 “数智赋能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学研讨午餐会,邀请物理学院张永昌教授与数学学院王治国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此次活动吸引了包括教学督导组在内的20余位教师参与,共同围绕数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交流,活动由教发中心副主任高洋主持。

张永昌以数学和物理方法课程为切入点,分享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成果,并指出在传统板书教学过程中,速度慢、图形展示不清晰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而制作PPT又耗时耗力。AI的出现为这些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AI工具,教师只需明确需求,就能快速生成复杂图形和动态过程的代码,极大提升备课效率。张永昌以解析变换这一重要知识点为例,展示AI依据不同解析函数,迅速生成对应的动态图形,展示图形变换规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此外,在波动方程等内容的教学中,AI同样能生动展示其解的形式和变化趋势,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

王治国聚焦本地化大模型搭建与实践应用展开报告。他指出,搭建本地化项目数据库,能够获取公共开放平台无法提供的特定资料和数据,满足课程和科研项目的需求。同时,通过部署本地大模型,教师可实现知识问答、作业评判、编程辅助等功能。王治国还展示了利用本地大模型为学生作业打分、辅助备课以及帮助学生解决编程问题的实际案例,充分展现了数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功能。

在讨论环节,校督导组专家徐文雄教授结合自身40年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深刻见解,回顾了过去教学方式的演变,从曾经的粉笔黑板教学到如今AI技术深度融入课堂,感慨教育形态正发生着巨大变革。他强调,虽然AI技术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但教师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教学是有温度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在新时代充分利用AI技术,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

参会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就本地知识库格式、大模型微调、作业平台与本地大模型的调用等实际问题展开热烈交流。两位主讲人一一耐心解答,为教师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和技术指导。

此次教学研讨午餐会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大家深入了解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推动西安交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新形态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中心将继续挖掘数智技术与工科、人文经管、医学等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案例,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电话:029-82668931   传真:029-82668931   E-mail:jfzx@mail.xjtu.edu.cn   办公地点:东二东-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