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安交大7名教师参加第十一届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4-11-04 浏览次数:

11月1日—3日,第十一届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CHED)暨第三届高校教学评估与咨询研讨会举办,来自全国的600余名一线教师和教师教学发展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的高校教学创新。西安交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卢晓云、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王晓坡、管理学院包艳,以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高洋、王兴,主任助理杨雄波等7名老师参加此次年会。其中,卢晓云受邀开设了前置工作坊,王兴担任了分论坛的主持人,高洋、王晓坡、包艳分别作分会场发言,高洋提交的论文获评优秀论文。

11月1日下午,卢晓云进行了题为“做AI不能取代的教师——人工智能助力下的能力型基础课程设计”的前置工作坊。来自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20所院校的28名老师参加了此次工作坊。会上,卢晓云从知识与信息、方法与技能、情感与认知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并分享了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教学设计效果和效率的方法。她强调,教师要探索如何让AI成为教与学的助力,做AI不可替代的教师和学习者。

11月2日,我校3名老师在各分会场进行了研究汇报。在三号分论坛上,高洋进行了题为“高校教师在人工智能教学应用中的年龄与教龄差异研究”的发言。基于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到的458名高校教师数据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年龄和教龄组别高校教师在人工智能教学应用中的表现差异,为高校教师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人工智能教学应用行为提供了实证支持,助力了数智时代教师发展研究。

王晓坡在四号分会场进行了题为“数智赋能背景下《工程热力学》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发言。王晓坡通过数智赋能背景下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探索与实践,围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多维度整合教学资源并进行知识重构,深化课程内容逻辑,创设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环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生生共学、共思、共辩、共享的发现式学习模式,以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能源动力产业变革的要求。

包艳在七号分会场中进行题为“AI驱动的智慧课堂与课程教学创新”的发言,包艳以《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研究型大学课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该课程如何利用AIGC工具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包艳呼吁更广泛地分享利用AI的创新方法,为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发展提供有效的策略。

“全国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twork,CHED)是由上海交大、北大、复旦、哈工大、清华、台湾大学、香港理工等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2013年倡议成立的组织,旨在共同推进教师教学发展事业。西安交通大学作为常务理事单位之一,多年来积极参与年会活动并成功举办2018年第五届CHED年会。本届年会以“人工智能增强的高校教学创新”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对高水平人才的需要,探究面向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环境下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规律,促进高校之间开展教师教学发展和教学评估的研讨、交流和协作。本次会议以大会报告和教学研究报告等形式进行,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分会场点评,共安排9场大会报告、20个分会场、11个前置工作坊。西安交大团队在本次会议上的分享,展示了我校教师的学术深度和专业见解。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电话:029-82668931   传真:029-82668931   E-mail:jfzx@mail.xjtu.edu.cn   办公地点:东二东-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