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安交大举办“中西方教学理念”专题报告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2-05-24 浏览次数:

524日,由西安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中西方教学理念从碰撞到融合——培养主动精神、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专题报告会在教学主楼A103举行。西交利物浦大学韩云瑞教授带来了题为中西教学理念的碰撞与融合——培养主动精神、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的精彩报告。报告会会场座无虚席,来自西安交大各学院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慕名而来的西北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工商学院、安康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的教师等90余人参加报告会。会议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马知恩教授主持。

马知恩教授介绍到,韩云瑞教授2007年起同一批重点大学的资深教授到西交利物浦大学任教,这些教授们的教育理念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所坚持的英国教育理念发生了猛烈碰撞,可谓是老革命碰上了新问题。多年来,他们借助数学教学平台,近距离观察和体验了中国和西方教学理念方面的明显差别,以及不同教学理念对于教学过程产生的不同影响,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思考。马知恩教授希望讲座能给予大家启发。

报告中,韩云瑞教授从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差别谈到如何构建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以及如何实现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韩云瑞教授指出:

中西教学理念的第一个重要区别体现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功能定位上。

在国内高校,数学被看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基础课程受到充分重视,数学教学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基础能力,教师要考虑学生未来甚至一生的能力需要。而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数学教学主要为学生顺利升入二年级做准备,英方不认为应该考虑将来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调整的需要。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二个差别是教师与课堂的地位明显有别。

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课堂上单纯用讲解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对于课堂、对于教师依赖性较强,学生更多地关心考什么,不考什么,应试学习的心态比较普遍。中国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的教学效果。中国的教师敬业奉献、主动履行教书育人责任。在课堂之外,主动督促和帮助学生学习。而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英国人推崇他们的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做策划、写论文、做讲演。学生是这个舞台的主角。他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Active learning”(主动学习)。某些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听懂部分或轮廓,需要花大量时间查阅资料、研究问题。有些外籍教师在可堂上教的很少,但是要留下一堆参考资料的目录,让学生课后自己学习。他们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也是“Active learning”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三个差别是育人理念和教学目标对于教师的挑战。

面对数学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教学要求的变化,中国教授们那些驾轻就熟的教学经验不再通用。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需要更宽广的视野和知识,必须继续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变:从孩子到年轻的成年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盲目到兴趣导向的转变,教师需要文化底蕴,在课堂之外与学生互动。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四个差别是中英课程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区别。

西方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自立能力。中国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是收敛型的,教学内容相对完整、逻辑系统严密、强调突出重点和归纳总结。而西方大学数学课堂教学则多是发散型的,学生经常很难完全理解教学内容,但是发散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得主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受到启发,鼓励它们去学习和探索。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五个差别是对于教师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价。

中国大学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态度和效果,重视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对于教师教学有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例如在清华大学,每学期都要向学生分发问卷,学校根据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在全校排队。问卷中内容包括重点是否突出、是否有启发性、是否有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培养创新能力等。但是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没有这种观念和机制,对于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缺失,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数理中心教师的奉献和进取精神,完全是出自中国教师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六个差别是教学重视结果和重视过程的不同。

在国内大学,课程的学习成绩主要看期末考试,这是产生应试学习的原因之一。而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教学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收获,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过程之中。课程是一个体系共同完成的:讲课、辅导、学生预习、小组活动和个人导师。课程的成绩也由几个部分共同组成。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七个差别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西交利物浦大学认为,大学最重要的是要转变学生,包括世界观、视野、行为方式、学习方式等。中国的学生勤奋,有比较好的基础,大学要把这些良好的基础和勤奋等放大。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必须以一个独立的、有责任的、成人的方式开始真正的大学生活。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仅限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还要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八个差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

曾在清华大学数学系讲学的法国数学家曾经对于中国和法国的学生作如下对照:法国学生课堂上比较活跃,愿意与教师交流而中国学生课堂上比较沉闷,回避与教师交流;法国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多,他们会在课后通过自学掌握课堂内容;中国学生习惯于课堂全部听懂,不希望教师讲得过多而难以掌握。在西交利物浦大学面临同样的问题。

中西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第九个差别是教师适应学生还是学生适应教师的问题。

中国教学传统是教师要适应教学对象,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策略,学生评价是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但是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必须调整心态、转变学习方式,主动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西交利物浦大学主要是外籍教师,教学风格多种多样,有些教师甚至英语不够纯正,学生必须要适应不同的教师,在不断适应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韩云瑞教授指出,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一个年轻的成年人,可能他生理年龄已经成熟,但是心理和自理能力还处在过渡期。针对中国学生的特色提出了适合于中国学生的育人模式,称之为五星育人模式。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素养体系、能力体系,以及扎实、整合的知识体系,搭建一个素质平台,以及人文化的支撑平台。为把培养创新能力落到实处,西交利物浦大学构建了良好的课堂教学、训练环节、数学建模等多位一体的教学平台、教师多维科研课题的研究平台,形成了诸如学生社团——数学社主导、学生广泛参加、教师参与指导、校方支持的良好氛围,这在西交利物浦的数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讲座最后,马知恩教授在总结中说到,中国大学的教师在课堂上求精、求细、求全,教学管理也很严格,但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而利物浦大学教学内容偏少,教学管理也很宽松,却先后培养了8位诺贝尔奖得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因素是需要我们正视的,那就是西方教育理念提倡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意识、态度和能力。在当代中国,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教师潜心教学、兢兢业业,必定可以研究、吸收、融合西方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从韩云瑞教授的报告中有所思考并逐渐渗透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之中。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电话:029-82668931   传真:029-82668931   E-mail:jfzx@mail.xjtu.edu.cn   办公地点:东二东-136